redis中RDB(RedisDataBase)的机制
收藏
从现在开始,我们要努力学习啦!今天我给大家带来《redis中RDB(RedisDataBase)的机制》,感兴趣的朋友请继续看下去吧!下文中的内容我们主要会涉及到redisRDB等等知识点,如果在阅读本文过程中有遇到不清楚的地方,欢迎留言呀!我们一起讨论,一起学习!
一、RDB(Redis Data Base)
1.1、配置文件
版本:redis6.2-redis7.0.10
1.2、操作步骤
1.2.1、自动触发
1、redis7版本,按照redis.conf里配置的sava
①、第一步修改保存时间和次数
②、修改dump文件保存路径
③、修改dump文件名称
④、触发备份
⑥、恢复备份
将备份文件(dump.rdb)移动到redis安装目录并启动服务即可。
将备份成功后使用flushdb清空redis,测试是否可以恢复数据。
结论:执行flushdb/flushall命令会产生dump.rdb文件,但里面是空的,没有意义。
物理恢复,一定服务和备份分机隔离,防止生产机物理损坏后备份文件也挂掉!!!
1.2.2、手动触发
redis提供了两个命令来生成RDB文件,分别是save和bgsave
1、save:在主程序中执行会阻塞当前redis服务器,直到持久化工作完成,执行save命令期间,redis不能处理其他命令,线上禁止使用。
2、bgsave:redis会在后台异步进行快照操作,不阻塞快照同时还可以响应客户端请求,该触发方式会fork一个子进程由子进程复制持久化过程。
3、lastsave:获取最后一次成功执行快照的时间
1.3、数据丢失演示
1.4、检查dump.rdb文件是否损坏
1.5、禁用RDB快照
1、动态所有停止RDB保存规则的方法:redis-cli config set save “”
2、配置文件